快速导航
新闻资讯
分类
3377体育app1338 美国大兵的“机械骡子”
2024-12-27

  作者简介:阿登的苦林,山东人,喜欢二战及冷战军事,尤其是太平洋战争、苏德战争和冷战武器装备,曾在“空军之翼”等网站发表过若干文章。

  全文共12206字,配图12幅,阅读需要20分钟, 2024年12月26日首发。

  按:本文编译自外文杂志,编译本文并不表示赞同原作者观点或证实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考。配图有改动。

  图1.这张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排队买冰淇淋的照片拍摄于1962年11月14日,地点是古巴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而非越南。照片中能看到两台M274型简易载具及其运载的汽油桶、盒装C型口粮和手榴弹。停在“机械骡子”旁边的是一辆M422型1/4吨轻型吉普车

  越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步兵营的装备往往非常简陋。当他们需要卡车执行运输任务或需要坦克和大炮进行火力支援时,都要由相应兵种的海军陆战队营通过“借调”的方式为步兵营提供。不过,海军陆战队的步兵营确实也有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由自己调度分配的轻型车辆,而且这类车辆可以很方便地用直升机吊运或用两栖登陆艇投送,其中之一就是M274型简易载具,俗称“机械骡子”。

  “机械骡子”起源于之前的“丛林载具”,这是一种比吉普车还要轻便的车辆,用于在难以通行的地形上运送补给品。“丛林载具”是二战后期某项研究计划的产物,主要由威利斯-奥弗兰德汽车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德尔玛·格勒·罗斯设计。罗斯于1944年12月2日申请该设计的专利,这种载具本质上就是一个安装有轮子的平板负载平台,由一台9马力的两缸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丛林载具”的原型车在二战结束后才完成制造,美国陆军在1948年进行了小批量采购,打算先看看其性能究竟如何。

  事实证明,这种载具对运送担架上的伤员或弹药等战斗物资非常有用。联合空降部队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对诸如空降部队等兵种而言,这是一种理想的载具,美中不足的是它应该再大一点(其运力仅360公斤)。由于“丛林载具”的设计已被证明是合理的,故威利斯-奥弗兰德汽车公司只是将其简单地进行了放大:轴距从1372毫米增加到1448毫米,宽度从800毫米增加到1029毫米,载货平台长度从2159毫米增加到2616毫米。虽然空重增加了,但由于车架、载货平台和车轮改用镁合金的缘故,反而使这些部分的结构重量下降至360公斤。新载具的运力增加至454公斤,为了适应运载重量的增加,其用一台17马力的四缸汽油机取代了原先的9马力两缸汽油机,并用方向盘取代了原先用来驾驶载具的操纵杆。

  图2.1968年4月22日参加在溪山高原的“苏格兰Ⅱ”行动(解救被越军围困的溪山基地)期间,海军陆战队9团1营的士兵正在越南广治省甘露县为M274型载具装载C型口粮,注意用背带挂在座椅后部的M16步枪和旁边的钢盔。照片中三人都身穿防弹背心,背景是一辆拖着1/4吨拖车的M422型吉普车

  威利斯-奥弗兰德汽车公司在1953年制造了数台新载具的原型车。经过广泛试验,公司从1957年开始为美国陆军批量生产这种简易交通工具。该款简易载具被命名为“M274型1/2吨4×4步兵轻型武器载具”,后来被重新命名为“M274型实用1/2吨4×4货运平台”。不过在后文中,按照美国大兵的习惯说法,我们将用这种简易载具的绰号“机械骡子”来称呼它。

  按照惯例,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代表也观看了美国陆军对“机械骡子”的测试,这样做对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有好处:对陆军的好处是,如果海军陆战队将他们对这款载具的订单也纳入陆军的订单中,那么生产数量就会增加,单位成本也会因此而下降(起码理论上是这样);对海军陆战队的好处是,陆军将资金用于开发陆地专用车辆,可以让陆战队将自己的开发资金节省下来用于研制专用的两栖车辆。和陆军一样,海军陆战队也对这头“机械骡子”印象深刻,并向威利斯-奥弗兰德汽车公司下达了订单。

  像之前的“丛林载具”一样,“机械骡子”的车体框架主要由两根纵向的粗钢管组成,上面是一个可以翻转的载重平台。发动机安装在载具后方,位于载重平台下面。“机械骡子”的发动机是威利斯-奥弗兰德汽车公司专门为之设计的,是一台四冲程风冷平行排列的四缸汽油发动机,气缸采用与德国大众公司“甲壳虫”汽车发动机相同的排列方式。发动机型号为AO-4-53,缸径约70毫米,冲程约57毫米,排量约869毫升,转速3200转/分时输出功率17马力。鉴于发动机安装的位置,因此冷却非常重要:通过一个由皮带驱动的风扇将空气通过管道吹送到气缸、气缸盖和机油冷却器等部位。发动机的火花塞通过一台磁电机实现点火功能,没有车载电气系统,发动机通过绳拉的方式启动。

  图3.这辆“机械骡子”正在越南广治省越门港的油料堆放地跑运输,照片摄于1966年10月1日。图中驾驶员正在用右手拉动启动发动机的拉线——“机械骡子”的发动机是手动启动的,因为简陋的车体上未安装任何电气系统

  在发动机上方的载重平台上开有一处用于检修发动机的口盖,但只要将车体翻转过来,就可以直接检修发动机和其他所有结构件。为防止未燃烧的汽油流出发动机外,在将车辆翻转检修之前需要关闭曲轴箱通气阀、燃油管线断流阀和油箱盖通风阀。

  发动机通过一台变速箱(三个前进挡加一个倒挡)和一台双速分动箱驱动所有四个车轮,无差速器,也就是说,所有四个车轮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动力的。差速器的作用是在车辆转弯时让车轴左右两侧或前后的轮子以不同的速度转动,如果没有差速器,驱动轴就会承受巨大的扭力,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让轮胎打滑的方式予以解决,轮胎打滑在松软的烂泥地里最易发生,而这样的地形条件在越南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当然当地也有很多坚硬干燥的路面。总之,驾驶员们被警告说,“机械骡子”并不是为了在坚硬干燥的路面上远距离行驶而设计的。饶是如此,1970年6~7月,仍有许多“机械骡子”趴了窝,等待从美国国内运来新的传动轴,在打给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报告中,这一问题也被专门指了出来。

  “机械骡子”无悬挂系统,任何缓冲都是由充气到82.74千帕的软轮胎(宽约190毫米,轮辋直径254毫米)来实现的。如果轮胎被刺破,驾驶员可将受损的轮胎取下,与车辆的右前轮互换(当然如果是右前轮受损就不必多此一举了),并将车上的负载放在载重平板的左后方,这样可以减轻受损轮胎的负荷,而且车辆为四轮驱动模式,即四个轮子都有动力,故载具可以继续行驶。

  “机械骡子”的所有四个轮子都可以转向,不过这只在低速行驶时才行,而且转弯半径很小。高速行驶时,后轮转向机构会被锁定,只有前轮可以转向。用于连接/断开后轮转向机构的连杆的快速释放销通过驾驶座右侧的一个小开口拔插。

  图4.所有从越南回到美国本土的车辆都必须彻底清洗,以避免外来植物或昆虫入侵。照片所示为1970年9月28日,海军陆战7团的士兵正在清洗一辆倒立的“机械骡子”,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构成车架主梁的两根粗钢管

  通常情况下,驾驶员坐在位于载具左前角的座位上。在这个位置,驾驶员的脚是悬空在前面的,所以在前面安装了一个“篮子”来容纳驾驶员的脚、踏板和油门。如果需要使用载具平板的全部面积来装载大件物品,可以拆掉驾驶员座椅并将其暂时存放在载具下方的架子上。驾驶员脚下的“篮子”也可以拆除,以便在堆放在机舱内等情况下将车辆尺寸缩减到最小。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可以从前方以“背对”的方式控制车辆,前提是需要将方向盘向前扳动,方便驾驶员操纵。方向盘和踏板的设计都非常合理,可以让驾驶员用手和脚轻松操作,变速箱、分动箱、手闸和手动油门也都在可触及的范围内。以“背对”的姿势驾驶车辆时,只能用倒挡行驶,这样车辆就会朝驾驶员视线前方开进。如果有子弹射来,驾驶员可以进一步降低方向盘的高度,用手和膝盖操纵车辆前进。

  “机械骡子”还安装有一根牵引杆,以方便牵引另一头“机械骡子”。牵引杆直接连到被牵引的“机械骡子”的转向装置上,这样被牵引的“机械骡子”就能跟随牵引车通过弯道。在牵引之前,被牵引的“机械骡子”的齿轮箱和分动箱操纵杆应挂在空挡上。

  1956~1960年,威利斯-奥弗兰德汽车公司共生产了2452辆M274型“机械骡子”。军方在1962年又订购了一批。对于后来订购的这批载具,威利斯-奥弗兰德汽车公司改进了发动机,外观上可见的变化包括气缸盖和磁电机的外形与前一批次不同。后来订购的这批载具总产量为1905辆,由于修改了发动机,它们被重新命名为M274A1。

  按照惯例,当美国陆军要求某家特定的公司研制某种车辆时,也会将有关蓝图提交给其他公司,以便从不同公司间的竞争中获益。最终,鲍恩&麦克劳林·约克公司赢得了“机械骡子”的第三批订单,从1964年起生产了3609辆。这批载具使用全新的发动机,即大陆汽车公司和大力神发动机公司共同研制的AO42发动机。该款发动机现已成为美国军方的标准军用发动机之一,并被用作发电机等其他用途。AO42发动机是一种四冲程、双缸风冷式汽油发动机,缸径和冲程均为76.2毫米,排量695毫升,转速3600转/分时输出功率14马力(小于它所取代的威利斯发动机,这或许是因为威利斯发动机的其他方面性能无法让美国军方完全满意)。前文提过,AO42发动机已成为美国军方的标准军用发动机之一并被广泛使用,这也极大地缓解了威利斯发动机备件供应紧张的问题。换了新发动机的“机械骡子”被命名为M274A2型。

  图5.运载M40型106毫米无后坐力炮(外加三发即用炮弹和其他备件)的“机械骡子”,图中这两辆载具都采用威利斯-奥弗兰德汽车公司的四缸AO-4-53汽油发动机,而不是后来的双缸AO42发动机。照片摄于1967年6月1日

  在复产更早型号的M274“机械骡子”时,如果安装AO42发动机来取代原先的威利斯发动机,就将其重新命名为M274A3。同样,如果在M274A1“机械骡子”上安装AO42发动机,就将其重新命名为M274A4。后来又出现了M274A5,其用铝合金代替镁合金,但保留了AO42双缸汽油发动机。除结构材料外,M274A5还有其他改动,其中最重要的是简化了转向系统(改为仅前轮转向),并安装了电气设备(如电子启动器)。1965年,美国军方向拜菲尔德工业公司订购了2400辆M274A5型载具,1968年又向布伦瑞克公司订购了874辆该型载具。

  在越南服役的海军陆战队员对“机械骡子”非常认可。虽然其最大时速仅40公里/小时,但在战场上和基地中,这并不是一个特别不利的因素。为了抵达某些地方,“机械骡子”可以被空运或直接装到卡车上拉过去,而不是用自身动力开过去。有时,“机械骡子”会因缺乏备件而趴窝,但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在服役于越南战场的所有其他车辆身上。不过,“机械骡子”因缺乏备件而趴窝的情况在1969年中期尤为严重,当时陆战队后勤司令部在其月度报告中专门提到,由于缺少AO42发动机和传动轴,被迫延长一些M274A2的报废期限。

  图6.为“机械骡子”搭载的106毫米无后坐力炮配发的弹药最初包括反坦克高爆弹和高爆曳光弹,这些弹药在越南战场上被用于对付掩体和洞穴等。战争后期,还配发了人员杀伤弹药

  不过,“机械骡子”发动机的故障率并不算高。从1970年代初开始,第1陆战队勤务团开始在其月度报告中列出送往后方回收站的报废发动机数量。例如,1970年1月,一台用于M274A2型载具的双缸汽油发动机被送往后方回收站,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情况;而且鉴于第1陆战队勤务团承担着整个海军陆战队第3两栖舰队车辆的大修任务,因此仅仅回收一台报废的M274载具发动机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事情。相比之下,同月有十台M151A1轻型吉普车的发动机和十五台LDS-465-1发动机(即M54卡车的发动机)被送往后方回收站。

  1965年6月,在部署到越南之前,海军陆战队9团1营已经制订了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的计划。其中,代号“阿尔法”的登陆计划详细阐述了如何在被敌军控制的海滩上发起水陆两栖攻击。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该计划来了解海军陆战队如何在实战中运用“机械骡子”。

  按照计划,第一波登陆兵力由五辆LVTP-5两栖装甲运兵车组成,全部运载1营B连的步兵。第一波登陆兵力最“重”的武器是步兵班的轻机枪和89毫米M20型“超级巴祖卡”火箭筒。第二波登陆兵力由另外五辆LVTP-5两栖装甲运兵车组成,9团1营的第一批轮式车辆及其乘员也随同第二波登陆兵力上岸,其中包括两辆“机械骡子”,运载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排2班的两门106毫米无后坐力炮,该班将为1营B连提供火力支援。

  图7.1967年5月1日,海军陆战队3团2营的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排的士兵正在北越881高地附近作战。“机械骡子”足够坚固,可以作为无后坐力炮的发射平台。作为对比,英国陆军运载120毫米无后坐力炮的“路虎”并不能用作发射平台——开五炮后车辆就开始摇晃,当然120毫米炮的炮口冲击波也比106毫米炮大得多

  在海军陆战队步兵营中,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排隶属于营部和勤务连。该排下辖四个班,每班装备两门106毫米无后坐力炮和两辆“机械骡子”,共计八门106毫米无后坐力炮和八辆“机械骡子”。每门无后坐力炮还配有一个固定发射支架,以便在需要时直接从“机械骡子”上开火。

  第三波登陆兵力和后续的登陆部队由登陆艇、轮式车辆和其他人员组成。在此,我们不妨稍微扩大一下范围,详细介绍一下“阿尔法”登陆计划中列出的海军陆战队9团1营的所有机动车辆,其中以字母“M”编号的有M422型1/4吨轻型吉普车、M100型1/4吨拖车(可挂在M422轻型吉普车后面)、M274型轻型步兵武器运输车(即本文主角“机械骡子”)、AN/MRC-38和AN/MRC-83型无线电通信车(以吉普车为平台)、M170型救护车(以吉普车为平台)。注意,“阿尔法”登陆计划制订时,海军陆战队9团1营尚未装备M37型3/4吨卡车,因为配发大多数海军陆战队步兵营的该型卡车数量非常有限。

  图8.有时候,即便“机械骡子”也无法将无后坐力炮运到需要的地方。上面照片所示为1967年5月在岘港南部发起的“海狸笼行动”中,海军陆战队3团1营的士兵正在崎岖的地形上搬运106毫米无后坐力炮

  营里的高级军官(包括指挥军官、参谋军官)以及下属S-1(负责人事)、S-2(负责情报)、S-3(负责作战与计划)、S-4(负责后勤)等部门都有自己的M422轻型吉普车和配套的M100拖车。S-4部门还额外装备有一辆M422轻型吉普车及其配套的M100拖车和一辆M274“机械骡子”。营部和勤务连连长配备一辆M422轻型吉普车及其配套的M100拖车。前方的空中管制员配备一辆M274“机械骡子”。营里的通信兵驾驶两辆M422轻型吉普车及其配套的M100拖车、两辆AN/MRC-83无线电通信车、一辆AN/MRC-38无线“机械骡子”。营里的摩托化运输军官驾驶两辆M422轻型吉普车(其中只有一辆配备M100拖车)、一辆M422轻型吉普车及其配套的M100拖车(作为润滑油车)以及四辆M274“机械骡子”。营里还装备有一辆M170救护车(以M422轻型吉普车及其配备的拖车为基础改装),供隶属该营的医务兵使用。

  为达成进攻目的,营属81毫米迫击炮排装备一辆M422轻型吉普车及其配套的M100拖车,外加四辆运载迫击炮的M274“机械骡子”。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排装备一辆M422轻型吉普车及其配套的M100拖车,外加八辆运载无后坐力炮的M274“机械骡子”。A连、B连、C连、D连各装备一辆M422轻型吉普车及其配套的M100拖车,外加两辆M274“机械骡子”。至此,全营装备的M422轻型吉普车和M274“机械骡子”的总数分别达到了19辆和29辆。

  1967年2月初,海军陆战队4团1营登上“硫磺岛”号直升机两栖攻击舰、“托马斯顿”号两栖船坞登陆舰和“温哥华”号两栖船坞登陆舰,这三艘军舰组成了一支两栖戒备大队,海军陆战队4团1营在登舰时被称为“海军陆战队4团1营营级登陆队”。在苏比克湾完成一次登陆演习后,这三艘军舰调转航向,驶向越南海岸附近的某处海滩。

  1967年2月16日,作为“舱房六号行动”第一阶段参战兵力的一部分,海军陆战队4团1营营级登陆队发起了一次登陆作战。此次作战的目的是搜索并消灭北越陆军第22团第7营和第8营,以及装备迫击炮和机枪的第409工兵营。

  1营A连由直升机送上岸,并于当天上午9点30分占领了第一个目标。为A连提供火力支援的包括营部和勤务连下属迫击炮排的迫击炮班,他们装备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不过这些迫击炮直到第五波登陆兵上岸时才空运过来。迫击炮班必须人力搬运迫击炮和弹药,因为他们未装备“机械骡子”。

  支援兵力还包括营部和勤务连下属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排1班,该班随第六波登陆兵力空运上岸:两架UH-34D直升机各空运一辆装载106毫米无后坐力炮的“机械骡子”,另外两架直升机空运了两个四人炮组、班长和六箱弹药。连队建制完整后3377体育app,直升机又空运来A连的M422轻型吉普车及其配备的拖车和两辆“机械骡子”,用于弹药补给。

  图9.美国陆军第101空降师(该师1974年10月才改称空中突击师)用UH-1D直升机吊运“机械骡子”,摄于1966年2月27日参加“哈里森行动”期间,吊缆挂钩钩在车轴两端的吊眼上。海军陆战队的UH-34D“海马”直升机也以同样方式吊运“机械骡子”,CH-46“海上骑士”纵列双旋翼直升机则可将一辆“机械骡子”装入机舱

  C连于当天上午10点在蓝滩登陆,其人员由第1水陆两栖牵引车营的LVTP-5履带式两栖装甲车送上岸。乘坐LVTP-5的第一批兵力上岸后,坦克3377体育app、卡车、救护车和火炮等重装备相继由各种登陆艇和直升机运送上岸。轮式车辆包括4团1营的M422轻型吉普车及其配备的拖车,以及数辆“机械骡子”(其中七辆专供81毫米迫击炮排使用)。

  和A连一样,B连也搭乘直升机,于当天上午10点15分在距离A连一段距离的地方登陆。B连最初未得到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排的支援,但与A连一样,他们也得到了迫击炮排的支援。尽管如此,营部和勤务连下属的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排3班已经就绪,随时准备在需要时空运上岸。该班将由四架直升机运载:两架直升机只运载人员,另外两架直升机各运载一辆“机械骡子”,“机械骡子”上装载一门106毫米无后坐力炮和六发炮弹。随后空运上岸的还有B连的M422轻型吉普车及其配备的拖车,外加两辆“机械骡子”。

  按照登陆计划,还要空运两辆“机械骡子”,上面载有AN/TPS-21雷达装置及其配备的汽油发电机。AN/TPS-21雷达用于战场监视,可探测到两万码(约合18.3公里)范围内的移动物体。这套雷达设备可用于探测来袭的迫击炮弹和北越步兵发起的大规模夜间偷袭。美军的登陆计划指出,对这些装备的空运是“非计划性的”,因此可以推测它们是根据需要空运的。也许只会空运一套(第二套留作备用),因为在登陆计划中只安排了一名AN/TPS-21雷达操作员,他隶属于“阿尔法”指挥小组,该小组于当天上午11点50分空运至蓝滩。上岸后,“阿尔法”指挥小组迅速设立了营级登陆队指挥所,并在此指挥“舱房六号行动”。

  按原计划,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排2班是在行动首日晚些时候空运来支援D连,结果该连的空运因种种原因被推迟到第二天。D连建制完整后,又有五架直升机空运来了一辆M422轻型吉普车及其配备的拖车和三辆“机械骡子”(其中一辆专供81毫米迫击炮班使用)。让人好奇的是,该营级登陆队似乎只部署了三个106毫米无后坐力炮班,而非通常情况下的四个。

  3377体育app

  在“舱房六号行动”期间,海军陆战队4团1营营级登陆队与北越军队间爆发了多次战斗。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排的“机械骡子”被用来将火炮运到指定地点,以摧毁越军的掩体和其他土方工事等目标;其他“机械骡子”则用于运送弹药和补给品(这些弹药和补给品需要先由直升机或登陆艇运送到指定地点)。在4团1营的战后报告中,专门指出“机械骡子”在海滩地区运输物资和装备的作用“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

  图10.越战结束后,“机械骡子”仍在美军一线部队服役了多年。照片所示为1977年7月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彭德尔顿海军陆战队基地举行的“勇敢盾牌十六”演习期间,一辆“机械骡子”正准备开进这架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的货舱内

  关于上述评论,海军陆战队9团3营的一份报告可作为佐证。该营在1965年3月20日提交的报告中写道:“从旅后勤支援大队(BLSG)通往327高地山顶的道路可分为‘良好’和‘可通行’两类,从主要补给线高地山顶的道路在半山腰处无法通行——M274型载具除外。”

  海军陆战队的工兵营也使用“机械骡子”。例如,海军陆战队第3工兵营于1965年7月抵达越南战场,该营在1966年8月31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在接敌行动中损失的其他装备包括两辆“机械骡子”,这两辆“机械骡子”都是在1966年6月遭敌迫击炮火力打击而严重受损。

  图11.1965年8月30日,一辆“机械骡子”正通过海军陆战队工兵营在勒米建造的一座桥梁,注意远处搭建的沙袋掩体

  包括“机械骡子”在内的受损车辆被用卡车运往驻岘港布克斯军营的第1陆战队勤务团修缮。第1陆战队勤务团负责为越南战场的海军陆战营车辆进行第三和第四等级的维修,这些级别的维修分别涉及更换次要部件和主要部件。1968年4月,第1陆战队勤务团收到了对M274“机械骡子”进行第四等级维修的工具包,更不寻常的是还收到了对“机械骡子”进行第五等级维修的工具包。饶是如此,仍不断有严重受损的“机械骡子”被运到后方进行大修或拆卸。不过到1970年,报废的车辆都通过后方回收站就地处理。

  1967年2月,在完成“舱房六号行动”后,海军陆战队4团1营编写了有关此次两栖登陆作战的战后报告,其中部分说明了海军陆战队第3工兵营是如何使用“机械骡子”的(当时第3工兵营B连4排隶属于海军陆战队4团1营):在陆战队4团1营主力完成突破后,第3工兵营B连4排的三头“机械骡子”被空运过来,每头“机械骡子”都吊挂在一架UH-34D直升机下。这些“机械骡子”用于运输起爆雷管、导爆索、定时引信和高爆炸药,而这些装备又被用来摧毁越军的掩体、隧道、武器库和地雷阵等。

  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机械骡子”一直在海军陆战队中服役。由于这种载具的极端实用性,它一直服役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悍马”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所取代——美军研制“悍马”的目的之一就是取代吉普和其他轻型车辆。然而,无数事实证明,“悍马”车太大、太重了,根本无法取代“机械骡子”,作为补救措施,美国军方又改装了约翰·迪尔公司的“鳄鱼”系列轻型车辆用于军事用途,并将其重新命名为“M-鳄鱼”军用全地形车。

  “M-鳄鱼”军用全地形车长2.74米,宽1.52米,高1.1米,尺寸比M274“机械骡子”稍大;空重750公斤,可用直升机吊运或直接伞降空投。其结构类似一辆微型汽车,发动机舱位于车头,里面安装一台18马力的三缸柴油发动机(驱动后两轴,前轮负责转向),最高时速3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约250公里。M-鳄鱼的有效载重量为570公斤,比M274多100多公斤。

  约翰·迪尔公司还推出了“M-鳄鱼”的后续改进型号,增强了车辆动力,采用20马力发动机,搭配无级变速箱,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越野性能。新型号载具还可以选择安装自救绞盘、漏气保用轮胎和自卸车厢等。作为“机械骡子”的继任者,“M-鳄鱼”在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中的服役总数为四五千辆,并在阿富汗等地使用过3377体育app。

  1336. 我替邦德开坦克:一位特技演员对拍摄《黄金眼》中坦克追逐片段的回忆